(在電影"I can't Think Straight"放映後,在NFT大廳舉辦的導演新書簽名及DVD預售會)
(影展所設置給電影專業人員的Delegate Center,內有看片室、上網處、以及時尚的休憩區,還有甜點、礦泉水以及咖啡茶等飲品免費供應;在中心入口可以擺置各國的性別主題影展/藝術節,此次參展電影,以及英國性別組織的文宣品等。)
BFI的電影檔案中心也成為倫敦同志影展的影像資源,因此每年皆有經典影片進行主題放映或是導演回顧,並且配合該影展出版性少數相關議題的劇情片或紀錄片的DVD,在NFT內的書店及網站上販售;如此的合作,除了提昇倫敦同志影展在選片厚度外,也增加BFI的收入。再者在影展期間,NFT的書店內更是主力陳列性少數影像研究相關書籍及影帶,呼應影展主題,展現其努力成果;因此在NFT全部空間皆全力配合同志影展精神與主題的兩個星期裡,支持性少數權益者、性少數者、第一至第三部門的相關組織者、以及影像愛好者/工作者等,齊聚一堂,在如此的友善嘉年華式環境中,藉以休閒,藉以彼此交流,我想這也是觀眾與日俱增的原因之一。
倫 敦同志影展在先天上的優勢,加上後天在宣傳合作上的靈活運用,讓這個原本只是性少數的社群活動,變成倫敦第二大影展。就像魚幫水,水幫魚,也像滾雪球般壯 大影展影響力、性少數社群的聯結、與政府對話的可能性。該影展透過多面向的合作,提供觀眾不只是電影的觀看經驗,同時也集結了資訊提供/交流/與對話,還 有社交休閒性;當觀眾在這個影展有值回票價的感受時,對影展的忠誠性就更堅強,同時集結其他性少數社群組織在影展現身,也促使更多原本該社群組織的成員加 入倫敦影展觀眾行列;而當觀眾數量愈多,也促使更多社群、組織想要藉此平台宣傳或集結合作,而影展的參與人數與合作組織的廣度,更提高該影展在募款上的優 勢。同時就政治性而言,影展呈現出「關心」性少數議題者在量上的展現,也讓性少數者權益在法令或政治作為一定的民意基礎。
在影展節目策畫中,值得一提的是在週六中午12點放映動畫與兒童節目精選“We Are Family”為 親子場。對我而言,是個難得的經驗;許多同志家長帶著小孩一起看電影,當然一般的「成人觀影秩序」在此時是失效的,例如幼齡小朋友因為待在黑暗空間的哭鬧 使得家長必須在放映廳內外游走;或是小朋友無法長時間靜坐在椅子上,所以在放映廳走道來回走動。然而當兒童節目中的唱遊片段播映時,許多家長們帶著小孩一 起合聲共舞,真是歡樂,此時黑暗的觀影空間頓時變成兒童教室或是家中客廳,家長與小孩的人影自在地在放映廳裡四處流動。“We Are Family”不只是透過同志家庭共同觀影行為與電影中的主題來突顯「家庭的多樣性」,同時在放映廳中呈現的氛圍,也是大家庭的展現。
該影展設置一個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專業人士選片、買片,新聞從業人員以及影像工作者參加影展期間的服務平台。60多位主要以來自歐洲、美洲及南非地區的發行商、電視台、性別主題影展及藝術節代表、性別相關的非營利組織、新聞工作者、以及性別相關學術機構等,在NFT二樓一個專屬空間Delegate Center,成為在影展期間為所有電影專業人士的休憩、社交的場所,並且也提供參展影片DVD觀看及電影票卷登記服務。除此之外,負責這個中心的數位工作人員及志工,也舉辦Sunday’s Party讓英國及各國電影專業人士相互交流認識;並且也舉辦選片人聚會,討論各個性別主題影展如何選主題,選片標準的彼此交流,藉以激發更多的想法;記得在2007年 也舉辦過性別主題影展的聚會,各個影展代表分享各影展的歷史、特色以及困境,並在現場開啟該影展運作策略的對話。也因此,今年漢堡的同志影展選片人提議籌 組影展選片人的線上網絡,藉以相互交流並提昇其專業,並且希望未來能夠每一年以性別主題影展輪流舉辦選片人的聚會,藉之相互觀摩學習及激盪該主題影展的可 能性。
形 成跨國性的性別主題影展網路的想法,在今年選片人聚會中催生。而如此的想法竟然也在今年三月法國女性影展的各國影展代表聚會中提及,目前正由四月下旬舉辦 的德國女性影展落實中。或許在今年全球經濟衰退之際,加上影片租金在全球影展競爭的市場中日益提高,性別主題影展明顯感受在資金募集及支出增加的壓力;再 者性別議題的複雜性也讓許多性別影展面臨其節目策畫方向的重新思考。環顧世界,該類型影展已存在三十年,在今年開始意識到網絡集結的重要性,期待這個網絡 持續交流,性別主題影展的文化性與政治性能更具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