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3日

義大利翡冷翠女性影展(Loboratorio Immagine Donna) 策展人Paola Paoli專訪(一)

(2009德國女性影展的頒獎典禮上,三位擔任國際劇情片最佳導演競賽類的評審,左一為瑞典籍目前住在柏林的導演Maria Von Heland;左三為德國影星 Franziska Petri;左四為義大利翡冷翠女性影展策展人Paola Paoli。左二 為今年的獲獎導演Maren Ade,該影片 "Alle Anderen"(Everyone Else)也獲得2009柏林影展評審銀熊獎)





原以為女性影展在1970年代存活下來的只有法國Creteil女性影展,此次拜訪德國女性影展遇見翡冷翠女性影展的創始者也是現今的策展人Paola Paoli,在閒談之下才發現這個影展也是世界歷史悠久的女性影展之一。因此引起我想了解在義大利的社會文化脈絡下,是怎樣的機緣成立女性影展?而其間的心路歷程又是什麼?在與Paola 近三小時的專訪中,在法國留學的她以法文回應,幸好有比利時布魯塞爾女性影展策展人Marie Vermeiren的法英翻譯,使得不懂法文的我能順利完成這個專訪。




1970年代第二波女性主義風潮席捲到義大利的成果之一便是,當時近三十個來自翡冷翠地區大學女學生開始意識到介入大眾傳媒來散播女性主義觀點是個借力使力的方式,也是女性主義者試圖影響原有傳播內容過於單一父權聲音的出擊。在當時的傳媒中,廣播是社運團體較易介入的傳媒,她們爭取到地方廣播電台一週兩次的免費時段,討論離婚、墮胎等議題。後來隨著這群大學生畢業後人生際遇的變化,只剩七人持續進行女性主義運動;除了廣播電台節目的策畫執行外,她們也意識到影像對於一般人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同時也認為女性主義者應要擴大關注面向,轉向介入「文化層次」的事物,所以開始關注電影文化。在1979年,她們獲得托斯卡尼地區政府的補助,在拿玻里電影節中設立女性影像單元 “Sheherasade”(為女性說書者之意);當時因為在該單元以女性與電影為討論主軸,邀請女性導演出席等節目設計,讓當時的影展迷覺得很新穎,第一年獲得票房上的成功,使得這個影像單元持續至1981年。




1981年,三個持續關注並參與該單元策畫執行的核心人員,在過去三年票房與媒體關注的成功,她們認為應該將這個影像單元擴大為獨立影展,提昇女性影像映演平台的影響力,因此成立非營利性影展組織;在1982年創辦翡冷翠女性影展Loboratorio Immagine Donna,至今規模為每年舉辦67天的影展,擁有700人的放映廳,會客室,以及作為相關討論活動之用的小放映室,已成為義大利及翡冷翠地區的歷史悠久及受注目的影展之一。




策展人Paola Paoli認為翡冷翠女性影展為義大利婦女運動的一部份,因為透過這影展平台證明女性在電影文化中並未缺席。該影展除了挖掘早期默片時代的女性創作影像作品,建構女性影像史觀;也持續放映來自世界各地的女性影像作品,像是在19701980年代間盛行的「女性集體的影像創作」作品以及世界興起的電影新浪潮中的女導演作品,透過提高女導演以及作品的能見度,讓更多人了解其實在影像藝術及產業中,是有許多的女性影人存在而且也創造出許多優秀作品。




至於女性影展的設立對於義大利社會的影響,策展人Paola Paoli提及女性影展與女性影人之間關係的轉變。在20年前女性影人對於翡冷翠女性影展並沒有很深的涉略,因為她們並不認為女性影展的存在對於她們的從影之路有何影響。近幾年義大利的女性影人開始意識到至今三十餘年的女性影展的重要性,對於大部份知名的義大利電影多為男性導演而感到憤怒,體悟出她們必須透過女性影展認識更多女性影人並且有必要對於如此不公的現象進行抗爭。而在2008年開始義大利政府刪減所有補助女性團體的補助;而翡冷翠女性影展因為屬於文化活動的身份,其經費並沒有因該政府政策改變減少,女性主義的討論得以在該影展持續進行。





此外,在觀眾屬性上,大約在35歲至70歲之間的女性為主要的觀眾群;雖然觀眾人數與大型影展相較並不多;而在經費預算上,票房佔所有影展收入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幾乎高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經費來自補助。但策展人Paola認為女性影展的存在也顯示女性在社會上有擁有更多的空間;同時也刺激其他影展開始在放映影片上男女導演作品比例有明顯的調整,提高女導演作品的能見度。而義大利三家主要報紙對於該影展在宣傳上的支持,也讓這個影展曝光成為繼續散播女性主義思惟的重要媒介。




義大利翡冷翠女性影展Loboratorio Immagine Donna官方網站(義文)

2 則留言:

Nico 提到...

很精彩的撰文及報導,現在才知義大利的翡冷翠有女性影展且歷史已如此久遠:)是因為她是屬於地方性的影展,所以國際能見度沒像法國Creteil的女性影展這麼有名嗎?幾乎沒有看過任何研究影展的學者提到她???

Vita Lin 提到...

我想主要原因之一是國際化程度,看看翡冷翠女性影展網站無英文簡介,要認識這個影展還真有點辛苦!還有一個原因我想是法國文化在國際上仍有強勢地位吧!至少在電影部份。想想自己對於女導演的認識,法國女導演的比例似乎比義大利高很多;但不代表義大利女導演的量真得較少。